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梦想的力量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xx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同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主题以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特制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6个生字,在反复朗读、想象拓展等文本感悟的过程中相机识记和理解“迫不及待”“一声不吭”“坚定”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拓展、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瑞恩对非洲人民深深的关怀,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乃至于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巨大的。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我紧紧围绕专题把重点定为通过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写作的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难点是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二、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是他们探索知识之路的领路人。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读自悟、启发质疑、创设情景,读写结合。
依据教法,我选择了相应的学法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训练和朗读感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线”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了“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准备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并且精心制作了ppt课件来辅助教学。学生对课文的字词进行了预习。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做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本设计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梦想的潜能,让他们心中拥有梦想,让他们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二)自读课文,走近梦想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为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做了铺垫。
2、自由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课件出示)
⑴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A。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B。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C。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⑵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学生可能会说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4)交流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先整体上把握课文,并且初步感知课文。
(三)研读课文,升华感悟
略读课文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逐步研读课文。
1、抓住重点,自主感悟
导语:瑞恩面临的困难一次比一次大,但他没有放弃,信心更强,目标更远大了。瑞恩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细细体会在也可以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3、创设情境,体会力量:
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让我们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他费力地挪动着笨重的吸尘器,认真地干着,每个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脚累得再也抬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会怎样?让我们设想一下,在干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他可能遇到过什么困难?(课件出示):
A:学生交流
B:教师相机引导:这么辛苦,也要坚持,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这样的设计,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地让学生理解了课题。)
C: 瑞恩通过自己干活攒够了70元,但要靠这样的方法攒够20xx元,甚至买钻井机的钱实在——(太困难了)谁给予了他帮助?他们为什么帮助他呢?
(让学生联系上文交流,体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与到这个梦想中呢?从而进一步感受梦想的力量。)
4、升华情感,畅想交流
瑞恩的井终于成为现实,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流离失所;更多的孩子不再奄奄一息;更多的亲人不再失去生命。此情此景,不禁让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同学们找一找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课件出示: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请同学生说说、写写、再交流。
(让学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训练。)
(四)对比理想,升华主题
出示瑞恩接受实话实说访时谈的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把瑞恩和自己的理想对比,你有什么感想和启发?
(此时学生心中的梦想会比课前的交流有变化,这样的设计深化梦想的内涵。使他们感悟到 ……此处隐藏5797个字……>讨论。
⑵小组学习,汇报。
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⑷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xx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⑸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
⑹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指名读句子,出示:
⑴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⑵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①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
②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4、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6一、说教材。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主要有《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和本文,本文通过对对年仅六岁的加拿大男孩小瑞恩为了实现自己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善良、执著、有爱心的小男孩形象,读完此文,不禁让人感动不已,通过本文的教学,让学生入情入境,抓住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下面我说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六个生字。读读记记文中需要掌握的一些词语。
2让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学会通过朗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小瑞恩的善良和执著,初步懂得仅仅拥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够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体会小瑞恩实现自己梦想的艰难经过。
教学难点:“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刻意思。
二、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决定采用朗读法和讨论法,通过以读带讲,让学生体会小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经过,通过讨论合作,让学生体会梦想的力量的深刻含义,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决定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学生朗读和仔细品味的方法,让学生在这样的学法中不仅学习到小瑞恩实现梦想的执著,更让学生初步学会学习此类课文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本课时,我决定采用如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1、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在本课的开始环节,我打算用多媒体出示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八枚游泳金牌的美国运动员菲尔普斯的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接着介绍菲尔普斯小时候看见游泳前辈在奥运会上披金斩银时树立梦想,然后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和周围人的嘲笑,最后梦想成真的故事,在黑板上板书课题——梦想的力量。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引入新课之后,我让学生打开课本,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既可以培养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课文之前,我用多媒体出示两个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谁的梦想?他的梦想是什么?2、他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努力思考的习惯。
3、出示生词,做好铺垫。
我用多媒体出示本课中需要学生认识的生词,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出示的生词如下:下旬、募捐、水泵、颠簸、簇拥、一声不吭。
4、细读课文,找准突破。
这一部分是教学过程的重点,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本节课的成败得失。这个突破点就是瑞恩的梦想——用课文中的原句概括就是“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并把这句话板书在黑板上。
接着让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思考:瑞恩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那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瑞恩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汇报结束讨论结果之后,教师在黑板上相应板书:70元——2000元——一台钻井机——“瑞恩的井基金会”。
5、美读课文,体会性格。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然后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然后再带着感情美读,可以是学生自己读,也可以是同桌之间互相读,还可以是小组之内商量怎样读?也可以全班同学一起读,教师也可以为孩子们范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美读,让学生不仅体会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小瑞恩最主要的两个性格特征——善良、执著。在这个环节,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瑞恩的性格:善良、执著。
6、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在学生美读课文,对文章的内容和瑞恩的性格有了深入的体会之后,我打算在这个环节进行小结——小诗《让梦想开出鲜花》。在朗读这首小诗的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琵琶泪》的音乐,渲染课堂的气氛,让同学们真正为小瑞恩的可贵品质而感动,为梦想的伟大力量所感动。
7、设置作业,拓展延伸。
这是本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为学生设置了如下题目:你的梦想是什么?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怎样去克服它?通过这个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充分结合,又趁热打铁,使本课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延伸,让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我所设计的板书设计如下:
在这篇课文的板书设计中,我决定从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口,一个是瑞恩的梦想,一个是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过程(梦想的力量),瑞恩的梦想就是“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实现梦想的艰难过程就是70元——2000元——钻井机——基金会,最后总结概括小瑞恩的性格特点——一个执著、善良的小男孩,整个板书清晰合理,层次清楚,看上去美观大方,能够有效地表现出课文的脉络和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