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8 11:14:35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相应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大榕树的投影片,鸟儿纷飞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检查导入。

1、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天堂”的意思。谁来说一说。

2、在生活中常用“天堂”来形容什么?

3、投影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出示“林海”的图片,看图片,用天堂来各说一句话。

4、那么今天我们来随着著名巴金去广东省新会市南部的天马村,看一看那里鸟的天堂。

5、板题,齐读,问: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能解决上面那些问题?还能知道什么?

二、自渎自悟。

三、学生交流读书所获,教师引导理解文中重难点,渗透作者的表达方法,适时指导朗读。

课堂预设:

1、大榕树的美丽:突出大榕树的大和茂盛的特点,从那些句子、词语知道的。

2、引导学生想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3、了解作者静态的表达方法。

4、让学生当小导游来介绍大榕树。

5、众鸟纷飞的情景:作者是抓住鸟的什么来写的?

鸟的数量多,鸟的种类多,鸟的姿态多都是从课文那儿体现出来的?

指导学生朗读,在这段教学侧重朗读的指导和练习,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6、了解作者动态的表达方法。

7、对照“众鸟纷飞”的投影用天堂来说一句话。

8、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

语文教案-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18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寂静、应接不暇。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读一读,能够读出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读、悟、议

教学过程 :

一、课题导入 ,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出示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思考: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2、每次看到了什么景象?用“---------”找出有关的语句。

3、每次看后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划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见了 ,没看见 ,所以他认为 。但当他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却看见

听见了 他感到 。

2、《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感情朗读,评读。

四、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你喜欢那一次?你能读给或将给你的同学听听吗?

五、这篇课文作者写的很美,你认为那些地方写的没?为什么?

六、小结:

板书设计 :

课文写了作者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见了 ,没看见 ,所以他认为 。但当他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却看见

听见了 他感到 。

教学反思: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获得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后,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鸟的天堂”录像,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评议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让学生看着早上没有鸟的这一棵大榕树,启发学生想想说说,“百鸟欢闹”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还抓住有关的句子进行比较、揣磨、欣赏,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语言感受能力。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插图,图文对照:欣赏图画,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中找,也可以用自己 ……此处隐藏26323个字……2.说说你对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见或建议。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及新词,会用有关词语造句,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领悟“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表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1、体会大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景象。

2、体会文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和谐之美。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题解:天堂(人们通常把幸福美好的生活比喻为天堂)出示幻灯片1

师:这节语文课,我们一起跟随巴金爷爷去游览那鸟的天堂,让学生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悟。

生读:鸟的天堂

师:评价学生突出(强调)的是“鸟”还是“天堂”

让学生一起读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什么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在哪儿?……

师:你们带着问题初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呢?

生答:我知道鸟的天堂是一棵大榕树。

生答:我知道鸟的天堂在广东省

生答:我想鸟的天堂一定很美好,鸟儿在那里生活一定很快乐

……

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

生答: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的印象最深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的印象最深的是鸟,(出示幻灯片2)

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一看那株不平凡的大榕树,请同学们把作者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体会体会,也可以小组分工读。

让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分小组读(按作者由远及近的观查顺序不同,远处看到的是……,渐渐的……,近处看到的是……,按感受的不同:远看有很多株,)

师:怎样理解体会大榕树的茂盛?

生:(第8自然段的句子都可说明)出示幻灯片3

师:在理解大榕树的茂盛这一部分,同学们有没有什么要探究的问题?

生: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说大榕树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为什么说每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这些问题提得很好,我跟大家一起来交流,我在读这一段话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把它写下来了,同学们来看(出示幻灯片4、5、6)

当我看到了大榕树的时候,我才真正领悟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大榕树,好不好?播放光盘(12’31’’大榕树的片段)

师:同学们看了大榕树的录像,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答:大榕树太美了;大榕树太茂盛了,大榕树太大了,……

师:只有用这样的句子,才能表达出作者对大榕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那么、那、这”这些看似平凡的词语,都有了不平凡的意思,都在赞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一段吧!

生读:

师:同学们想读出大榕树什么样的美?

生答:我想读出大榕树神奇的美,我想读出大榕树茂盛的美……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等会儿全班一起读。(出示幻灯片7)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出感受到了这棵大榕树那独特的美,神奇的美,让我们感到它是那么伟大。

同学们换一种方式读:第一句全班一起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女生读,最后一句全班一起读。

总结:这节语文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了美丽的大榕树,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比如我们刚刚读的这一段话,可以把它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体会到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茂盛的大榕树,他满怀深情地赞美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段文字。(生读第8自然段)

二、探讨新知

1、同学们上节课已经读了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是————鸟。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把这部分内容好好地读一读。(幻灯片2)

师:谁能说一说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什么景象呢?

生:很多的鸟;非常热闹……

师: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出这样的情景吗?请同学们再把这一部分好好地读一读,把你最有感受的句子画一画,可以同桌交流一下,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读并交流……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把你最有感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读……并说自己感受到什么。(鸟多)

师:这句话很好,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生:读

师:我们继续拍掌,……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让学生读这一句,并让他们体会这些描写真如作者说的鸟多。

生:“我注意地看……”体会:鸟多得使作者的眼睛应接不暇。

师:什么是应接不暇?

生答:……

师:是呀,你们看“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这的确使作者的眼睛“应接不暇”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读出你的感受。(读第13自然段)

师:读得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榕树的热闹景象(播放光盘8:31’——9:37’)

同学们看到了刚才的景象,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答:我感到鸟太多了……

师:说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把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部分再读一遍。

生读:“第二天,我们…那歌声真好听

师:同学们,现在我想请你们把描写大榕树这一部分和描写鸟的这一部分结合起来读一读,看看这样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读这两部分。

师:同学们读了两部分有什么体会?

生答:我感到前面写了大榕树的茂盛,后面写了大榕树里有很多的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师:是啊,作者前面写了大榕树,侧重写了大榕树的静态美,后面写了鸟,那么多的鸟,那么热闹,侧重写了大榕树的动态美。这个动态美,是鸟儿们带来的欢快,热闹带来的。

现在同学们再来读一读,看看你由此联想到什么?

生读:

师: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大榕树的茂盛,给鸟儿们带来了家温暖,而鸟儿们的热闹又给大榕树增添了勃勃生机。

师:是啊,

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读

师:“我回头看那……”同学们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作者发出的这句感慨,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答: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我回头……

师:我们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看一下,你们知道鸟的天堂在哪?

生: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那鸟的天堂。(出示幻灯片8)让一位学生读一读。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