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5-04-08 11:11:14
【实用】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6篇

【实用】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6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4. 经历探索极差、方差的应用过程,体会数据波动中的极差、方差的求法时以及区别,积累统计经验。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其求法。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的比较、判断。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与导学

1 .如图是根据某地某段时间的每天最低气温绘成的折线图,那么这段时间最低气温的极差、众数、平均数依次是( )A.5°,5°,4° B.5°,5°,4.5°

C.2.8°,5°,4° D.2.8°,5°,4.5°

2.一组数据:3,5,9,12,6的极差是_________.

3.数据-2,-1,0,1,2的方差是_________.

4. 五个数1,2,3,4,a的平均数是3,则a=________,

这五个数的方差是________.

5.分别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和极差:

A: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平均数= ;极差= .

B: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平均数= ;极差= .

二、课堂学习研讨(约25分钟)

(一)情景创设:

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

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1)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极差。

(2)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

算一算(P书45-46)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绝对值相加,把这些差的平方相加。

想一想:你认为哪种方法更能明显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

(二)新知讲授:

1.方差

定义: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

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 ______,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 _____, 越不稳定。

2.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 _____

例1、 填空题;

(1)一组数据: _____, _____,0, _____,1的平均数是0,则= _____方差 _____

(2)如果样本方差,

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_____ .样本容量为 _____

(3)已知的平均数10,方差3,则的平均数为 _____ ,方差为 _____

例2、 选择题:

(1)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

A、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 B、表示样本的平均水平

C、表示总体的波动大小 D、表示样本的波动大小,从而估计总体的波动大小

(2)已知样本数据101,98,102,100,99,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

A、0 B、1 C、 D、2

例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三、反思与心得(约2分钟)

我的收获:

四、课堂检测

1 .一组数据1,-1,0,-1,1的方差和标准差分别是( )

A.0,0 B.0.8,0.64 C.1,1 D.0.8,2 .某制衣厂要确定一种衬衫不同号码的生产数量,在做市场调查时,该商家侧重了解的是这种衬衫不同号码的销售数量的(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标准差 D. 中位数

3 .数据8,10,12,9,11的极差= _____ ;方差=_______.

4.质检部门对甲、乙两工厂生产的同样产品抽样调查,计算出甲厂的样本方差为0.99,乙厂的样本方差为1.02,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出生产此类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厂.

5.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是s2=[(x1-2.5)2+(x2-2.5)2+(x3-2.5)2+…+(x25-2.5)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此处隐藏1307个字……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图形 的 相似》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工作计划《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锐角 三角 函数 》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 , 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潜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下面是高三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第一学期),希望能给广大的教师一些指导性作用,同时还能对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年级



高三



科目



数学



教材名称及版本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



教辅资料及出版社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时间



课时



教 学内 容



备注



第1周



9月3---9月7



6



第五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5.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5.6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第2周

9月10---9月14

6

第六章 平面向量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6.2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6.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第3周

9月17---9月21

6

6.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6.4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七章 数列

7.1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第4周

9月24---9月28

6

7.1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7.2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第5周

10月110月5

6

7.3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7.4 数列求和

第6周

10月110月5

6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

8.2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第7周

10月810月12

6

8.3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第8周

10月1510月19

6

8.4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第9周

10月2210月26

6

8.5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立体几何综合应用

第10周

10月2911月2

6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9.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第11周

11月511月9

6

9.3 圆的方程

9.4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12周

11月1211月16

6

9.5 椭圆

9.6 抛物线

第13周

11月1911月23

6

9.6 抛物线

9.7双曲线

第14周

11月2611月30

6

专题五 直线圆锥曲线

第十章 统计

10.1 从普查到抽样、抽样方法

第15周

12月312月7

6

10.2 统计图表、数据的数字特征、用样本估计总体

10.3 相关性、最小二乘法

第16周

12月1012月14

6

10.4 统计案例

第十一章 概率

11.1 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17周

12月1712月21

6

11.2 古典概型

11.3 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

第18周

12月2412月28

6

第十二章 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数

12.1 算法的基本思想、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12.2 几种基本语句

第19周

12月31元月4

6

12.3 归纳与类比

12,4 综合法、分析法与反证法

第20周

元月7元月11

6

12.5 数系的扩充

对第一轮的综合练习

第21周

元月14元月18

6

二轮复习

第22周

元月21元月25

6

二轮复习

《【实用】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